历史

第621章 历数困难(2 / 2)

“机械耕作?”龙远有些惊疑地看着杨政丞,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这句话。心里琢磨,是不是这位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了?以前即使有人想到用机械来操作,但立即会否定。谁还会投入这么大,来种植粮食作物?完全的亏损的项目,谁肯来做?

只要考虑到实际困难,开发农场的想法自然就否定了。如果是人力来做,国内对人力是没有实际价值观念的。也就是投入很少,但机械可不同,购置、技术、维护等等,都是要资金来承担的。

机械操作效率确实很高但产出得到的收益才有多少?产收不对等,谁会做这样的事情?

杨政丞点点头,“我认识一家农机厂,完全可设计出适合云笛这边的机械,耕种需要的人力就不要太多。”

“即使有了农机,资金投入、技术人员、化肥、农药、种子、水利、收割后的销售,都是没有办法能够解决的难题。”到这时候,两人的谈话差不多变成辩论,一个是支持的态度,另一个则是找到反对的理由。

不过这样也好,让杨政丞得知要推动这件事,可能存在的阻力在哪里。思想观念要改变,确实很难,但国内却有一剂良药可用,那就是招商引资。

在国内,不论在哪里,哪一级别的地建公司,只要谈到招商引资,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试剂。

杨政丞想,在云笛,要解决机耕道的问题是比较容易的。因为这边的山坡特色,大而平缓,用挖机一路推进,就可将机耕道开出来。铺上砂石,碾压,路就差不多了。

而扫除那些杂草、灌木、荆刺等,也可考虑有挖机等开路,之后再用一部分人力,清除干净。耗时估计要一定时间,然后,边清除杂草,边开挖坡地。

种子采买,可从欧美的农场那边进行,肥料可从桔城市和天秤市两地大量运转。这些有机肥,已经做了处理,肥料成本很低,费用主要集中在运输上,大量的运输,成本也就摊薄。到云笛后,这完全可抵消化肥的投入。

有这些有机肥的投入,产量不会差,而产出之后,销路却不用担心。这样的项目,有谁不想做?

水利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,因为这些大山,有地下泉流的地方不多。种植玉米、大豆这些作物,还是有比较强的抗旱能力,在云笛这边确实适合。

“龙经理,如果有五千万,甚至一个亿投到云笛来做农场。你觉得可行吗?”杨政丞平淡地说。

“五千万?”龙经理瞪着眼看杨政丞,“杨常务,你说的这件事是真是假?可能吗。真有人肯到云笛来投资建立项目?”

看龙远这样子,杨政丞笑笑,没有多说什么,微微一笑。龙远却没有想要这样放下,而是继续瞪着杨政丞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从蜀山世界开始 遮天之瑶池女帝 天魔灵韵 乌衣词 魁宝之主 如舞当望尘 水杏杨花 云归 回地球太难了 东辰烛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