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第534章 纪念楼(2 / 2)

路径二组,杨政丞在车上介绍了一些二组的情况。养殖业项目推进中,二组养殖场的体量不小,这都是平平妈和娜娜她们所做的成绩。而最初的代工,如今业务范围更大,将三组和一组的一些女工也吸引进来,代工的收益不算大,可在家的女人们利用闲余时间来完成,又是非常便利的。

做工、挣钱、处理家务、带孩子,一样都不落下,这才是最适合村里女人的事。平平妈如今的身体基本好了,与正常人一样。只是,如果见到杨政丞,自然还会要求他帮治疗的。

杨政丞如今经过二组,都有些心虚,不敢和平平妈等人见面。平平妈、娜娜这些人不会对他提什么要求,哪怕会提出要治疗,也是基于让杨政丞有所好,这样的目的来的。

在二组没停下,直接去村小。如今,落鹰坪村各组之间的路已经修通,硬化,往来都便利,也适合小孩子上学放学。

对孩子们上学、放学,杨政丞曾提出购买校车,费用由村里承担。但村里大多数家长都表示反对,不是因为开销问题,而是觉得让孩子多走走路,多经受一些风雨,那是孩子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东西,没必要让他们从小就保护太好。

对这样的说法,杨政丞做后同意了,学校的校车一直搁置不提。虽然偶尔有年轻的家长说孩子上学早晚来回走,太辛苦,也存在安全隐患,万一出事,谁来负责?

但村委会并不出来回应,这样的意见也搁置下来。在车上,说到这个问题,刘发堂表示理解这样的做法。东倭的教育在国际上都是很靠前的,他们对小孩子的教育,从小就养成做事、经受艰苦等等观念的灌输。孩子上学,都是小孩自己背着书包去,不会有家长接送的。

国内是从那时候起,形成家长接送,每一个小孩都成为家庭的核心。这样的观念教育出来的孩子,以后的价值观会完全变异,也会使得整个社会关系、社会伦理都发生变异,其实已有很坏的苗头。

小学新楼建设得不错,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也很好。学校得知杨政丞回来,至上在教室里看看,在上课时间,也不可能出来召唤。就有梅玉珊出来和杨政丞招呼,问他有没有具体的工作指示。

杨政丞表示今天过来是陪刘发堂来看看,没有别的事,很快会离开。学校周边只要正常作息就好。

不等下课,杨政丞带着刘发堂去李盘家那吊脚楼,那是村小留下唯一见证过老村小艰苦的证物。

沿路走,杨政丞介绍当初村小留存下来的历史原因,旧楼什么样子,上课什么样子,临时迁居借住的楼在哪里。

随后,刘发堂踏上旧楼梯,看到楼上的样子。他站在楼口,不动了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 你们练武我升级 此子有毒 根源既道 道长太疯癫 人在综武,拒绝摆烂 诗剑江湖行 家族从魔道开始 仙骨令 非常诛心 戮神联盟